工程建设也有DNA数据库 这项技术让建在电脑里的房子“活”起来

发布时间:   来源:西安日报  

眼下,亚洲最大的冰蓄冷机场能源中心——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1#能源站项目,即将迎来装配式预制构件的安装阶段。十余万个预制构件要想在短时间内实现科学排布、安装,你知道背后有什么高招吗?

答案就是,BIM技术的应用。在建筑的设计阶段就提前完成“基因图谱”组建,施工前在电脑里进行3D模拟建造,“把房子先在电脑里建好”,之后再按三维视图在现场对应安装,实体建筑瞬间就能“活”起来。

“手动”变“自动”


(资料图片)

工程设计更高效

近日,记者来到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1#能源站项目的BIM团队——中建安装华西公司科研中心,探寻“亚洲之最”建筑内部的结构奥秘。

科研中心副经理李海滨在电脑上用BIM软件打开设计模型,通过不同的立体图形、各色线条不仅能欣赏到工程的整体效果图,还能进行随意放大和缩小,大到框架柱、剪力墙,小到一颗螺丝、一根钢筋、都能看得一清二楚,各种机电管线上下叠加,每一层的走向、排布,施工流程也都清晰可见。“从CAD软件到BIM软件,现在的设计工作实现了从二维向三维立体空间这一质的飞跃。”李海滨介绍说,BIM(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)即建筑信息模型技术,就是把原本用图纸表达设计的建筑物,用三维模型动态展示,所见即所得。从设计、施工到运营、维护,甚至是改造、拆除,每一个数据都通过BIM保存下来,就仿佛人体中的DNA,精确组合、准确表达,并能通过数据挖掘、精细分析。拥有了这样的数字DNA的建筑物就“活”起来了。BIM使每个建筑物从“出生”开始就有了独一无二的“基因图谱”。目前,这种技术在工程设计、建造和管理中被广泛采用,是提高工程设计效率和质量的新工具。      

“现在,团队还正在做一个2.9万平方米的厂房项目的建模,从建模到优化,只用了10天左右。这要是在以前,设计人员从设计方案、绘制图纸、到优化图纸、细化图纸至少得1个月时间。”李海滨说,按照原先的二维设计,不同专业都是“各扫门前雪”建筑、结构、给排水、暖通、电气等部门,各有各的设计图纸,如果各专业设计师沟通不到位,建筑与结构、建筑与设备、设备与结构、管线与管线等都可能会出现碰撞,造成大量的拆改。BIM技术运用后,设计人员可以打破空间限制,无论身处何处,只要打开电脑,就能将各工种聚集在同一个平台内,进行多人、多专业远程操作,将所有专业的设计图集中呈现在一个模型里,使之具有更好的设计协调性。可以说,告别纷杂的一摞摞图纸,BIM技术实现了信息的集成和共享,参与项目建设的各方可以同时在一个平台上完成各自的工作,最终统一优化,不但避免了“信息断层”和“信息孤岛”问题,还提前解决了各种问题,提升了施工效率及质量,节约了工期,为项目提质增效。

“盲算”变“精算”

施工也能提前“彩排”

建筑施工流程复杂,稍有差池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拆改的情况。如果正式施工前能来一次施工“彩排”,提前看到房子有多大、是什么形状、窗户在哪里……就最好不过了。

这一点,BIM技术也能做到。这个模拟不是简单堆积木,而是将带有真实数据的每一个零件,在电脑里按照图纸拼装在一起,再利用动图、视频全方位立体地呈现出来。“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1#能源站项目专业繁多,层级空间大,存在上下五层同时施工作业的情况,协调多个参建团队往往成为大考验。通过BIM技术,哪里放置机械?空间配置是否合理?施工进度是否赶上了计划?这些问题都能得到精准解答。”

李海滨说,通过在电脑上预先模拟施工过程,相关负责人可以提早发现各专业在施工空间上的碰撞冲突,并利用软件生成检查报告,对关键节点进行合理布置。说着,他从文件夹调出一张主体结构施工流程图,里面详细地说明了施工方的纵向进程以及各专业之间的配合节点。李海滨介绍道,BIM技术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清晰直观。“彩排”过程中,整个流程动起来,预算、工期,甚至是现场人员,都可以更加精确,资源利用率得到有效提升,还可以减少因“错、漏、碰、缺”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工浪费。他一边说一边又点开一张施工节点图片,“不仅是施工方,对监理方来说也有一定的便利。这张图片上显示有墙面强度、垂直度以及平整度等相关数据,这些数据会一直保留在系统内。项目全面竣工后,BIM技术仍然发挥着作用——辅助建筑的运维。以往一旦建筑出现问题,需要在茫茫图纸中搜寻症结。而数字模型能够及时、准确地展开检索,提升检修工作效率,为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提供便捷。”

模型搭得好

才能建出更好的房子

的确,BIM技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,是传统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一个典型。无论是对行业质量和效率变革,还是对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新旧动能转换,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,BIM技术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应用价值。因此,BIM工程师应运而生,BIM技术也在各个建设项目中充分应用,并且不断的深化,让这个建造工具越来越好用。

王保林是中建安装华西公司的副总工程师,也是科技研发中心经理,他带领50人组建的科研团队,自主研发了“匠兴慧建”BIM平台及软件,致力于为行业打造BIM技术“百宝箱”。在王保林看来,建筑越复杂使用BIM技术的价值越高,建模的精度越高,建造的质量也就更有保障。在他的“百宝箱”中,有两大提升效率的“秘密武器”,第一个就是平台上有一个海量族库,设计者可以在族库里选择自己所需的零件放到自己建造的模型里,同时,在支吊架工具中,设计者只需放置模型,并点击支吊架布置、手动绘制、受力计算、工程量统计、出图等按钮,“周密计算”“调取高质量支吊架族”双管齐下,就能快速完成支吊架的添加、计算、出图等工作。在西安“三中心”的西安丝路国际会议中心项目,原本需要一两个月才能完成的20万平方米的支吊架施工任务,最终只花费5天,便高效完成。除此之外,管综工具也是“百宝箱”中的重要法宝,以前,工程师要画几十上百张施工图,才能得到一张揭示各类管道走向与位置的三维图纸,现在进行管综深化过程中,BIM工程师只需要打开所需的功能,就能将各种水电气暖管件对齐、翻弯、开洞等复杂的操作一键完成。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项目里,地下室一层八万平方米的管综深化面积,曾经需要工程师在软件中“摸爬滚打”两三个月才能完成,但在管综深化快捷工具的“支援”下,一个月就顺利完成。

记者了解到,随着建造技术的智能化发展,需要建筑行业从业者不断提升综合实力,无论是哪一个专业出身,在建设项目中都能变成“一块砖”,哪里需要哪里搬,不仅如此,“搬砖”也越来越需要使巧劲,才能用小杠杆撬动大收益。

文/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龚伟芳 图/视频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健

相关文章Related

返回栏目>>

联系我们:93 96 74 66 9@qq.com

备案号: 豫ICP备2022016495号-17 营业执照

Copyright©2008-2020 By www.fangzhi.eej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